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
背景技术
添加型阻燃剂主要包括氢氧化物、硼酸锌及氧化锑等,它们是在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掺合于复合材料里面,使用方便,适应大但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影响;反应型阻燃剂是在聚合物制备过程中作为一种单体原料加入聚合体系,使之通过化学反应复合到聚合物分子链上,因此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小,且阻燃性持久;反应型阻燃剂主要包括含磷多元醇及卤代酸酐等;
目前的连续式改性混合机,主要是品字形结构,实现连续多级混合,然而目前的混合机仅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两个口,这便需要使用固体改性剂预先与阻燃粉料混合,再添加至混合机内,此种方式,混合效果不好,固体改性剂无法充分包裹阻燃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包括螺旋上料机,所述螺旋上料机的出口端连接至改性混合机的入口处,所述改性混合机的出口处连接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端连通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侧壁连通引流风机;所述改性混合机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改性剂分散组件,所述改性混合机的顶部连通有改性剂添加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混合机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以及第三混合室,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以及第三混合室呈品字形设置,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第三混合室的内部均安装有搅拌轮。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剂添加机构包括料斗、分料盒、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以及第三加料管,所述料斗的侧壁连通有高压气泵,所述料斗的底部连通至分料盒,所述分料盒的底面连通有第二加料管,所述分料盒的两侧连通有第一加料管、第三加料管,所述第一加料管相对伸入于第一混合室内,所述第二加料管相对伸入于第二混合室内,所述第三加料管相对伸入于第三混合室内,所述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以及第三加料管均与改性剂分散组件装配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剂分散组件包括第一分散板、第二分散板、第三分散板以及背板,所述第一分散板、第二分散板以及第三分散板均垂直设于背板的侧壁,所述第一分散板相对插入于第一混合室的内部顶部,所述第二分散板相对插入于第二混合室的内部顶部,所述第三分散板相对插入于第三混合室的内部顶部,所述背板与改性混合机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内壁边缘处设有凸起的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散板、第二分散板以及第三分散板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散板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分散板的底面设有喷头,所述第一分散板的顶面开设有与第一加料管配合插接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性剂添加机构能够将液体的改性剂加入至改性剂分散组件内,改性剂分散组件再对改性剂进行分散喷出,使得改性剂与粉料充分接触;改性剂分散组件采用可拆卸结构,能够便于工人对分散组件进行清理,避免分散出口堵塞。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改性混合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改性剂分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料管与第一分散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分料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螺旋上料机;2、改性混合机;21、进料管;211、进料导流板;22、出料管;23、第一混合室;24、第一搅拌轮;25、第二混合室;26、第二搅拌轮;27、第三混合室;28、第三搅拌轮;3、改性剂添加机构;31、料斗;32、分料盒;321、三通阀;33、第一加料管;34、第二加料管;35、第三加料管;4、高压气泵;5、旋风分离器;6、布袋除尘器;7、改性剂分散组件;71、第一分散板;711、喷头;712、插孔;72、第二分散板;73、第三分散板;74、背板;741、密封环;8、引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包括螺旋上料机1,所述螺旋上料机1的出口端连接至改性混合机2的入口处,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出口处连接旋风分离器5,所述旋风分离器5的出口端连通布袋除尘器6,所述布袋除尘器6的侧壁连通引流风机8;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改性剂分散组件7,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顶部连通有改性剂添加机构3;通过改性剂添加机构能够将液体的改性剂加入至改性剂分散组件内,改性剂分散组件再对改性剂进行分散喷出,使得改性剂与粉料充分接触;改性剂分散组件采用可拆卸结构,能够便于工人对分散组件进行清理,避免分散出口堵塞。
如图2所示,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混合室23、第二混合室25以及第三混合室27,所述第一混合室23、第二混合室25以及第三混合室27呈品字形设置,所述第一混合室23、第二混合室25、第三混合室27的内部均安装有搅拌轮;通过设计三个混合室和对应的三个搅拌轮,第一搅拌轮24、第二搅拌轮26、第三搅拌轮28,能够实现针对性的搅拌混合,实现三级混合,当出料时,物料即可加工完毕,无需转移,使得整个改性过程更为连续可靠,加工效率高;改性混合机的一端设有进料管21,进料管21与第一混合室23连通,另一端设有出料管22,出料管22与第三混合室27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改性剂添加机构3包括料斗31、分料盒32、第一加料管33、第二加料管34以及第三加料管35,所述料斗31的侧壁连通有高压气泵4,所述料斗31的底部连通至分料盒32,所述分料盒32的底面连通有第二加料管34,所述分料盒32的两侧连通有第一加料管33、第三加料管35,所述第一加料管33相对伸入于第一混合室23内,所述第二加料管34相对伸入于第二混合室34内,所述第三加料管35相对伸入于第三混合室37内,所述第一加料管33、第二加料管34以及第三加料管35均与改性剂分散组件7装配连通;高压气泵将高压气体打入至料斗时,使得料斗内的液体改性剂被雾化,然后再通过第一加料管加入至第一混合室内,通过第二加料管打入至第二混合室内,通过第三加料管打入至第三混合室内,实现三次改性,提高物料品质;并且每个加料管上均安装有阀门进行单独控制,这样工人可针对性控制哪个混合室需要加料和加料量,使得改性控制过程更为灵活多变,适用于多种粉体材料的生产需要。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改性剂分散组件7包括第一分散板71、第二分散板72、第三分散板73以及背板74,所述第一分散板71、第二分散板72以及第三分散板73均垂直设于背板74的侧壁,所述第一分散板71相对插入于第一混合室23的内部顶部,所述第二分散板72相对插入于第二混合室25的内部顶部,所述第三分散板73相对插入于第三混合室27的内部顶部,所述背板74与改性混合机2通过螺钉连接;分散板相对插入到对应的混合室上方,可从上方将加料管导入的液体雾化分散喷出,实现均匀包裹改性,各个分散板均集成在背板上,这样能够保证背板在安装时,各个分散板会定位,而在背板拆下时,也会同时取下各个分散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74的内壁边缘处设有密封环741;密封环用以提高连接密封性,定位时所需的螺钉穿过密封环拧入至改性机的壳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分散板71、第二分散板72以及第三分散板73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散板71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分散板71的底面设有喷头711,所述第一分散板71的顶面开设有与第一加料管33配合插接的插孔712;弧形的分散板,能够匹配混合室的形状,混合效果更好;当安装时,上顶分散板,使得加料管插入到对应的插孔内,完成分散板与加料管的组装,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
在加工时,螺旋上料机1将阻燃剂粉料输送至改性混合机2内,通过进料管21底部倾斜设置的进料导流板211,使得粉料聚集在第一混合室23内,第一搅拌轮24对粉料进行高度搅拌,与此同时,高压气泵4将高压气体打入至料斗31的出口,料斗内的液体改性剂被雾化,然后通过分料盒32内的三通阀321分别排出至三个加料管内,雾化改性剂通过第一加料管进入到第一分散板71内,然后再通过底面的喷头711排出,改性剂包裹在粉料颗粒的外部,实现改性,同样的,雾化改性剂通过第二加料管34、第二分散板72排出至第二混合室25内,通过第三加料管35、第三分散板73排出至第三混合室27内,实现三级连续改性;
然后在负压带动下依次经过旋风分离器5和布袋除尘器6;
当需要对喷头711进行清理时,拧下背板74上的螺钉,取下背板74的同时即可抽出各个分散板,工人即可对各个喷头进行清理,也可将高压气体充入插孔712,吹走各个分散板内残留的粉料;
清理完毕后,将各个分散板插入至对应混合室的内部顶部,然后再上提背板,使得加料管插入至对应分散板的插孔,即可实现连通,同时,背板也与混合机机体对齐,拧上螺钉即可实现改性剂分散组件7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 利 要 求 书
1、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上料机(1),所述螺旋上料机(1)的出口端连接至改性混合机(2)的入口处,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出口处连接旋风分离器(5),所述旋风分离器(5)的出口端连通布袋除尘器(6),所述布袋除尘器(6)的侧壁连通引流风机(8);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改性剂分散组件(7),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顶部连通有改性剂添加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混合机(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混合室(23)、第二混合室(25)以及第三混合室(27),所述第一混合室(23)、第二混合室(25)以及第三混合室(27)呈品字形设置,所述第一混合室(23)、第二混合室(25)、第三混合室(27)的内部均安装有搅拌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添加机构(3)包括料斗(31)、分料盒(32)、第一加料管(33)、第二加料管(34)以及第三加料管(35),所述料斗(31)的侧壁连通有高压气泵(4),所述料斗(31)的底部连通至分料盒(32),所述分料盒(32)的底面连通有第二加料管(34),所述分料盒(32)的两侧连通有第一加料管(33)、第三加料管(35),所述第一加料管(33)相对伸入于第一混合室(23)内,所述第二加料管(34)相对伸入于第二混合室(34)内,所述第三加料管(35)相对伸入于第三混合室(37)内,所述第一加料管(33)、第二加料管(34)以及第三加料管(35)均与改性剂分散组件(7)装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分散组件(7)包括第一分散板(71)、第二分散板(72)、第三分散板(73)以及背板(74),所述第一分散板(71)、第二分散板(72)以及第三分散板(73)均垂直设于背板(74)的侧壁,所述第一分散板(71)相对插入于第一混合室(23)的内部顶部,所述第二分散板(72)相对插入于第二混合室(25)的内部顶部,所述第三分散板(73)相对插入于第三混合室(27)的内部顶部,所述背板(74)与改性混合机(2)通过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74)的内壁边缘处设有凸起的密封环(7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板(71)、第二分散板(72)以及第三分散板(73)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散板(71)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分散板(71)的底面设有喷头(711),所述第一分散板(71)的顶面开设有与第一加料管(33)配合插接的插孔(712)。
说 明 书 摘 要
复合阻燃剂加工用连续式粉体改性装置,包括螺旋上料机,所述螺旋上料机的出口端连接至改性混合机的入口处,所述改性混合机的出口处连接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端连通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侧壁连通引流风机;所述改性混合机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改性剂分散组件,所述改性混合机的顶部连通有改性剂添加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改性剂添加机构能够将液体的改性剂加入至改性剂分散组件内,改性剂分散组件再对改性剂进行分散喷出,使得改性剂与粉料充分接触;改性剂分散组件采用可拆卸结构,能够便于工人对分散组件进行清理,避免分散出口堵塞。